自電動汽車生產資質開放申請以來,群雄并起,誓言爭奪有限的新發牌照。居于福建莆田一隅的云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云度新能源)并不高調,但從團隊、進度和背景來衡量,云度新能源的步伐沉穩有效,逐漸接近最終的目標。
8月27日-28日,記者跟隨第一電動網組織的“未來汽車開發者俱樂部”再訪云度新能源。這家集結了許多老汽車人的新興造車企業,15輛樣車的檢測實驗已獲通過,將在9月初正式向福建省主管部門提交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申請,再由后者于9月底向國家發改委提出申請。同時,云度規劃建設占地400畝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項目建成后將具備年產8萬臺的沖壓、焊裝、涂裝、總裝生產能力及相應的試驗試制及電池集成組裝(PACK)的能力。二期將根據未來市場情況進行新產品開發及相應的工廠建設。這樣的速度,領先諸多熱門互聯網造車企業。他們會搶先拿到生產資質嗎?
長征走到70%
從零開始創立企業,爭奪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不啻一場長征。云度新能源的長征,不為媒體關注,但更為業界看好,原因首先在其領頭人劉心文。
云度新能源董事總經理劉心文
云度新能源董事總經理劉心文
云度新能源董事總經理劉心文,是公司的發起人,也是吸引各方資源向云度聚集的磁鐵。劉心文從1985年大學畢業開始進入汽車業,先做了十年發動機研發生產,然后進入南汽、眾泰、奇瑞等公司,長年從事汽車研發生產。他的團隊中,多為有十余年經驗的工程師、高管和營銷人員。技術工程條線的諸多悍將,均是劉心文昔日同行下屬。業界因此評論,云度新能源是最懂車的一批新興造車企業。(參見:原奇瑞新能源總經理劉心文南下福建 牽頭造“云馳”新能源汽車)
劉心文在與來訪未來汽車開發者俱樂部成員交流時介紹說,“云度成熟的量產車型完成度就70%左右,離我們的目標,還有30%的路程要走,但是我們有信心會把這件事情做好。”
在接受第一電動網采訪時,劉心文表示,云度新能源將積極申請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如果順利的話,2017年5月左右可能獲批。“我們現在信心還是滿足的。純技術層面比較,云度新能源沒有弱項。此外,福建省政府、福汽集團都非常支持云度新能源的申請。”
云度新能源由福汽集團、莆田市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自然人以及福建海源自動化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四方共同出資20億元發起成立。劉心文表示,云度新能源絕不是靠一個概念去忽悠錢,而是具備了持續投入、持續經營的能力,要成為中國汽車工業一支認真、負責、長久的造車力量。
已規劃三款車型
對于新建汽車企業而言,營銷的開展無疑是困難的。特別是車型較少的情況下,經銷商往往難以滿足用戶各方面的需求。對此,云度新能源規劃了三款車型,這三款車型雖然不會同時上市,但會連續出擊形成產品線。(參見:劉心文自解云度造車術 純電動SUV攻兩頭市場)
云度新能源規劃
云度新能源的公司戰略
云度新能源常務副總經理林密介紹,云度新能源的目標客戶是樂于嘗鮮的人。“他們喜歡新東西的,有一定購買能力,在28歲到35歲之間。”林密介紹,目前為止云度已經規劃了三輛車。第一個車型內部代號A101,是一款電動SUV,目前已經到工程樣車階段,計劃于明年上海車展正式亮相。“這款車續航里程將分兩款,其中裝載40kwh電量的版本NEDC工況續航將超過260公里,60公里等速續航可達到350公里。”第二款車A301續航里程和A101一致,但尺寸更大,外形風格將更為激進,迎合更為小眾更有想法的一群人。第三款車是B101,這將是一款B級SUV,將展現云度在先進材料和技術上的應用,包括大量使用碳纖維材料,裝配Adas系統等智能化系統。
林密介紹,云度新能源在全國征集供應商的工作已經展開,各大區的銷售總監也已經到位。在營銷模式上,云度新能源將嘗試多種創新。包括在大都市以店場(銷售店和維修場)分離的方式營銷。“我們認為電動汽車廠賣車賺錢可能不是最主要的事情,以租促售、后續的服務會是重點,甚至可能是盈利的中心。”
電動底盤合作模式亮相
此前,云度新能源在業界首個提出,將把自己開發的電動底盤向業界開放共享。此次未來汽車開發者俱樂部來訪,云度新能源總經理助理吳貴新詳細介紹了云度新能源的電動底盤以及開放合作模式。
云度新能源所謂的電動底盤,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前部驅動橋、后部承重橋(預留后驅設計)和電池一體化底盤。吳貴新介紹,云度新能源已經開發出的一款電動底盤,可裝載85-90kw電機,24-42kwh動力電池,實現最高時速140公里,0-100公里加速在11秒以內,42kwh電池版本NEDC綜合工況在250公里以上,能量回收率超過15%。
具體而言,云度新能源設計了三種電動底盤的合作模式。第一種適用于facelift(改款)開發模式,在電動底盤和云度新能源車型上車身的基礎上,改變內外飾、燈具等外觀件,形成自己的車型。第二種是全新造型開發,即在第一種的基礎上,再加上機艙蓋總成、后背門總成、翼子板總成等覆蓋件等的自主開發。第三種自主性更強,基于云度的電動底盤,合作方可以在上車體、覆蓋件、內外飾、全車燈具等方面進行全新開發。
采用同一底盤的情況下,車型設計還有多少空間呢?吳貴新介紹,應用這一底盤,車長可以在3900mm-4400mm,除了前軸與駕駛艙之間的距離限定之外,其他位置長度均可調節。軸距可在2460mm-2580mm之間,車寬在1720-1780mm之間,車高1620-1650mm之間。
采用云度新能源的電動底盤,可以大大加速新創電動乘用車企業的開發進度,至少節省6個月到10個月的時間。互聯網造車公司、低速電動車企、燃油轉向電動化的車企都是云度電動底盤的潛在客戶。林密表示:“我們推動產業共用平臺,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大批量集團化采購降低成本,從而造福整個電動汽車產業。”